公司名稱:烏魯木齊米蘭紅星果業股份有限公司
法定代表人:劉云
成立日期: 2014年5月15日
注冊資本: 300萬元
注冊地址:新疆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(新市區)北京南路556號百信鉆石苑15棟A單元803室經營范圍:
所屬行業: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紅棗銷售企業,主營業務為紅棗產品的銷售。根據中國證監會《上市公司分類指引》(2012年修訂),公司歸屬于大類F“批發和零售業”中的子類“批發業(F51)”。另根據國家統計局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》(GB/T4754-2011),公司屬于“批發業(F51)”中的細分行業“果品、蔬菜批發(F5123)”。
目前,紅棗市場仍以原棗(干果)消費為主。2011年,全國原棗銷售額為268億元、市場占比約83%,仍占絕對份額;加工產品銷售額約56億元、占比17%,但加工產品的市場份額快速增長,由2005年的11.8%上升為17.1%。2011年紅棗粗加工與深加工產品比2005年分別增長約2.6倍和4.0倍,比2009年分別增長47.3%和68.4%。
紅棗消費市場絕大部分在國內,出口量很少。2012年,我國紅棗出口8521.67噸,僅占2011年全國紅棗產量的0.25%,占銷量的0.26%。金融危機后的2008-2012年五年,紅棗出口總量為3.96萬噸,雖然比金融危機前的2002-2007年六年減少了49%,但出口價格不斷上漲。2008-2012年五年的貿易額比金融危機前六年(2002-2007年)增長了56.3%,出口價從794.45美元/噸增長到2433.66美元/噸,增長了2.06倍。紅棗的海外市場潛力巨大。
隨著國內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紅棗消費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;我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,原來自產自用的居民將逐步脫離紅棗生產,紅棗商品化率將有很大提高。我們預計,未來棗產品的需求量將保持10%左右的年增長,部分優良品種和高檔深加工品的需求增長,仍將超過20%。紅棗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行業未來發展趨勢
(1)鮮棗產業比重將不斷擴大
鮮棗產業將實現跨越式大發展由于鮮棗較之干棗具有更好的口感、更高的營養、更強的國內外市場親和性,加之鮮棗的貯藏保鮮和冷鏈供應技術發展迅速。鮮棗產業必將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持續快速地發展,并在不遠的將來實現供應周年化、經營國際化,成為棗產業中最活躍、最具競爭力和擴張性的部分,必將擎起棗產業的半壁江山。
(2)棗品種更新速度加快
品種更新換代步伐加快近年來,棗樹品種的多樣化和高級化趨向已很明顯,品種更新步伐日益加快。一方面,地方品種選優和遠距離的大規模引進優良品種蔚然成風;另一方面,棗品種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,制干、鮮食、兼用、蜜棗和觀賞品種協調發展與早、中、晚熟有機搭配必將成為歷史的必然。
(3)無公害與綠色生產
無公害和綠色生產將走向普及一方面,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,無公害的綠色健康食品越來越受歡迎,而農藥化肥污染的產品越來越沒有市場。另一方面,我國的棗產品要大規模走向國際市場走向綠色化。此外,近年來我國棗樹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發展很快,技術上日臻成熟。因此,棗樹的無公害和綠色生產將很快走向普及。
(4)品牌化與功能化
棗產品向優質化和品牌化迅速邁進;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,不僅對產品的內在和外在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,同時會更加追求品牌。雖然棗是我國的特色和優勢,即使在加入WTO后近期內也不會受到國外同行的有力競爭,但國產棗產品卻會面臨跨國公司和其他果品的激烈競爭。鑒于此,我國的棗產品必須突出自身特色,迅速向優質化和品牌化邁進。一是中低檔的大宗產品應強調優質和適口性好;二是高檔產品將向突出棗果特點的高營養、功能食品性發展。
(5)產業鏈分工更細致
棗樹種植將實現區域化分工、國際化經營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,棗樹種植必將向其優生區集中,其中鮮食品種將北上冷涼地區,制干品種將向干旱少雨、日照充足、晝夜溫差大的西部移動,加工、經營和研發將向經濟、技術和信息發達的東部集中。在種植方面可能出現兩大趨勢,一是中亞、非洲、大洋洲等干旱地區可能會規?;N和商品化生產我國的棗樹;二是一些跨國公司可能會涉足我國的棗產業,特別是棗產品的加工和貿易。